安安静静度过一个冬天后,大秦的三位有名号无封地的王出现了,贤王扶苏再次向大家证明,他是嬴政属意的王佐之才,但对扶苏来说,他除了搬了个家,要干的事情也没什么变化,每天依旧忙碌。
老二老三现在搬了家,宅家里苦读复习,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
小白的建议,扶苏传达到了,嬴政也觉得自己没空管孩子和修史书的事,就把他们俩到时候丢过去做文管挺好的,反正上有太史令看着,李斯也会时不时过去,不怕出事。
只是作为大秦公子,不对,是大秦的哲王与勇王,他们俩必须不能在那些百家之人面前露怯,所以现在,趁着修史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进行,他们俩必须保证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被人找茬。
都被嬴政找过去说了这么多,老二老三能怎么办,这么正经不过的差事要是不干,嬴政以后绝对不会待见他们的。
学,宅家闷头学,怎么着都要把自己学的不输别人专业的!
其他还没成年的公子们向来是不和扶苏比的,现在看了老二老三这两个的日子,也开始琢磨自己未来的出路的。
不愁吃喝的前提下,还最好少入朝堂,省的被嬴政骂,那能找的差事实在有限,也不能跟老二老三似的,两眼一睁就是读书。
所以,到底还有些什么可以干呢?
在咸阳宫的孩子和母亲都在发愁的时候,太子小白也在完成一系列的拜师礼后,终于要开始上课了,回家苦读的张良也被召唤到了的离宫。
目前他确定的老师就那几个,会给他上课也就是李斯、赵高、尉缭、王离。
王翦年纪大,就挂个名算嬴政对王家的恩宠,王离是那个真上课的。他负责教小白习武射驭。
本来他还要教小白军事战术这些的,但是尉缭主动请缨来教他,于是原本还空着的另一个太子少傅职位就归他了。
秦法之前是赵高给小白念得,但新秦法小白都能教哥哥姐姐们,赵高当然不是教这个的,而是来教书法、文书、礼仪、秦史这些,等太子年纪大点,再来教点朝政相关的权术。
李斯是廷尉,肉眼可见的下任丞相,法家上桌代表人,他来上课,那肯定是教法家相关的东西。
法家的法、势、术,大秦的现状,各种经济和政治制度,以及大秦和六国的历史……等等。
李斯本人够忙的了,要教小白的东西也足够多,连张良也是庆幸小白年纪小,大家都是教一点就止住,后面有的是时间慢慢教,不至于课业太多。
小白每天听不同的课,然后被王离带着锻炼身体,索性他本来自己也有在练剑,把练剑的时间段和王离的课挪在一起。
王离还觉得太子资质上佳,自己教太子的剑术也教的倍儿棒,上课越发的起劲,一扭脸看见张良马步没扎好就去训他。
看看太子多大,看看你多大,拿起你的剑,再好好练劈砍。
张良也不觉得这有什么,自己武艺差点那就学嘛,都已经是太子的人了,跟着太子后面念书,那他肯定也不能给张家丢人,学,必须学。
然而,就算所有人都忙碌成这样了,李斯也还在看过赵高留下的亲笔书法后,抽时间,给小白也写了一个他自己的。
“臣知道殿下年纪小,这两年都不想动笔写字。只是赵高都为了不让殿下以后动笔的时候太生疏,提前给殿下先备上摹写的字,臣也该为殿下做点什么。”
小白木着脸,看自己又多了一份的未来书法临摹作业。
【太傅,赵少傅的字,没您好看。】
真的,别有这种奇怪的胜负心了,我宣布,你的好看,行了吧。
李斯被太子这话倒是哄的很开心,小老头摸着胡子笑的轻快,“多谢殿下赞誉。”
但是开心归开心,字还是要练的。
“殿下过两年开始写字了,拿臣的这份来就行了。”
至于赵高的字,虽然也好看,但在李斯这里,那肯定不如他自己的,所以太子你可以不学。
小白觉得这样不好。
【赵少傅也是很期待我后面开始写字。】
你和赵高关系应该也没有那么差,干嘛呢这是。
李斯:“殿下天资聪颖,只是一天时间有限,自然要学最好的东西。”
连小白后面的张良都以袖掩面,李廷尉,李太傅,合着天下就你的字是最好的是吧?
考虑到赵高还算内朝官,宫廷里面手下众多,还最会察言观色,张良都不敢想象过两天见了赵高,他会是个什么反应。
能臣有心比个高低,这事儿在哪个国家都不稀奇,李斯和赵高有这个争执的心,张良也能理解。
但是求你们了,别争了,因为太子这两年坚决不写字,所以你们回头一个个都只会让我来写,然后问我觉得谁的字更好,我要怎么回答?
我不想回答!
在张良心累还张着耳朵听课的时候,李斯今天的讲课也结束了。
走之前,李斯还给小白透了个新消息。
“齐地那边,阴阳家的邹雄带着儿子邹恪一起来了咸阳,他们来奔我大秦,陛下也有意接见,三日后要带着太子一起呢。”
【邹家?】
小白觉得颇为亲切。
李斯于是忍不住笑了,“他们第一个到的,陛下很满意。”
别管人家是不是第一个进咸阳的,总之,人家是除了秦墨以外,第一个给大秦投诚的,本就对阴阳家学说有兴趣的嬴政更是满意,想拉着小白一起和人交流。
有小白在,嬴政觉得安心。
小白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就阴阳家吗?】
李斯:“墨家倒也有人入秦,只是楚墨和齐墨撞上了,事关修史,两边似有联合之意。儒家学生遍布天下,来秦的人也不少,只是大秦朝堂也有儒生。
别的,不成气候。”
张良听明白了,百家中人,除了阴阳家是高级家学,学生很少,别的那都是门派越大,学生越多,自己内部要整合就不少。
就说儒家吧,大秦也有不少儒生官员的,只是高官不多而已,现在大秦想要修史书,太史局是总负责单位,李斯是负责人,大秦内部的儒生官员也觉得这事儿是自己的专场,他们自己都还想掺和呢,更别说帮着外面儒生了。
名家这种小门小派的,可以不用提,修史书这种事,他们掺和不了。
只是张良一想起李斯这人以前也是学儒的,再看李斯现在这副看儒家笑话的摸样,默默心里给儒家挂上了几个字——师门不幸。
课上完李斯就要办公去了,小白带着张良走,路上张良也跃跃欲试,问小白:“殿下,修韩史的时候,良可以看看吗?”
小白看他一眼,好上进的人啊。
【你才十五,这就想修史书了?】
“已经虚岁十六了,”张良先表示自己也不小,然后说明原因,“六国宗庙和书籍记录书籍都在咸阳,太史局总览修史,但是有些韩国的事,书上没记。”
但是我们张家作为韩国世代公族,书上没记录的,我们张家有,我知道啊!
小白想了想,也不是不行。
【到时候韩国的部分让你看看,你要是能找出哪里有误,我去找阿父让你一起修。】
得了这话,张良高高兴兴的出宫了,走之前还说去宫外打听打听现在咸阳都来了什么人,有好玩的事他回来和小白说。
第二天,他还真给小白说八卦来了。小白一听,蛮好玩的,拉着张良去了墨园。
墨园里的秦墨弟子们依旧在兢兢业业干活。
经过一个冬天也不停歇的试验,他们现在已经把不同的纤维充分软化,现在分不一样的池子在煮着呢。
小白带着张良去找了钟无会,跟他一起八卦。
张良:“钟先生,我打听到楚和齐的墨家人也都来了咸阳,听说现在齐墨的人不多了,比较出名的人就一个齐鸫,带着两个弟子,来找李斯,想参与修史。”
他说完,目光期待地看着钟无会,等着他又点什么反应,但是钟无会很是淡定,在周围弟子都看过来时,淡然道:“墨子就是齐人,相夫氏传承犹在,他们想修史,倒也能做。”
墨家弟子郁金好奇:“那楚墨呢,他们不想修史吗?”
钟无会:“邓陵氏那一帮游侠,懂什么修史。”
楚国那地方,什么学派思潮都有,但要说谁家是能参与修史的,确实还得是楚儒,别的都没这本事,钟无会一点也不担心,只奇怪没事楚墨来大秦干什么,总感觉像是来搞刺杀的。
钟无会现在满心满眼都铺在了造纸事业上,没两天,他们实验的各种配方就要有结果了,他只想赶紧在百家开始修史出头前把纸造出来,狠狠地给他们相里墨氏搞个大的,并不关心其他两派。
没吃到瓜的张良悻悻然退到后面,给小白去帮忙了。
已经都大秦二年的春天了,他不在离宫的时候也在家练木工活来着,不说手艺多好,现在那至少是能来给太子打下手了!
相关文章:
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小说(嬴小白微生白)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无删减_(嬴小白微生白)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小说结局+番外看点十足_笔趣阁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