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译文】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卧在船上望着满天白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卧於舟中,仰望天上的浮云好像静止不动,其实我与浮云在以同样的速度向东飘游。以静止的感觉写运动着的物体,颇有新意。
【注释】
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东南150里。
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不知:不知道。
俱东: 俱, 一起。俱东,一起向东。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志得意满的心情舒畅,使诗人诗兴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赏析】
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一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
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
此句描写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
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作者将写云和所要抒发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
动中见静,似静实动。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
相关文章:
万里扬: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逾五成 首批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项目已启动|财报解读08-21
全文浏览老板骂我占茅坑,我让他全家畅饮化粪池(王浩陆寒)_老板骂我占茅坑,我让他全家畅饮化粪池(王浩陆寒)全文结局08-21
襄垣农商银行开展“反诈防骗知识”专题培训08-21
男女主角是谭楚长意的小说 嫁给死对头之后小说全集在线阅读08-21
多领域呈积极态势!大摩IT硬件行业数据追踪:苹果App Store增长超预期 云资本支出强势反弹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