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宜君以“小饭碗”托起老年人的“好食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7 03:09:00    

【来源:铜川日报】

8月31日11时许,宜君县太安镇焦坪村农村幸福院助餐点内,饭菜的香味飘向院子。走近一看,西红柿炒鸡蛋色泽鲜亮,红烧肉炖土豆软烂入味,清炒时蔬点缀其间,一道道热气腾腾、荤素搭配的菜肴整齐摆放在餐桌上。老人们手持餐具有序取餐,有的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有的笑着打包饭菜,眼角眉梢满是暖意。如今,这样的温馨场景在宜君县多个农村幸福院常态化上演,这些藏在乡村里的助餐点,以“小饭碗”破解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生动诠释着民生服务的温度与厚度。

小饭碗里,装着“老有所养”的民生担当。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针对农村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做饭难、吃饭愁”的痛点,宜君县秉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理念,将幸福院助餐服务纳入民生实事清单,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运营社区助餐点2个、农村老年助餐点9个,覆盖了多个乡镇村落。按照规划,截至2025年末该县将新增6个乡村助餐点,让更多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切实把“养老事”办成“放心事”。

小饭碗里,写着“食有所安”的责任答卷。食品安全是老年助餐服务的“生命线”,这只“小饭碗”里,装的是沉甸甸的安全与健康。在焦坪村助餐点后厨,“明厨亮灶”行动实时呈现食材处理、菜品烹饪的全过程。墙上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上公示信息清晰明了,让老人看着安心,吃得放心。“从选料到上桌,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食堂管理员说。助餐点不仅在供应商遴选、食材进货查验、餐具消毒等环节严把关口,每周还提前公示营养食谱,做饭更是遵循低油、低盐、软烂的烹饪原则,精准贴合老年人饮食需求,让老人们吃得香、更吃得安心。

小饭碗里,托着“弱有所扶”的人文关怀。民生服务的精度,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贴心照顾上。针对特困、高龄、失能老人,宜君县农村幸福院助餐点推出“三重服务+差异化补贴”模式。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可在幸福院集中就餐,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增进交流;不便出门的老人,可由家属“带餐回家”,或由送餐队志愿者上门服务,确保热饭及时送到老人手中。在资金保障方面,各助餐点采用“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四点发力”模式,同时引导鼓励乡贤、爱心企业捐赠支持,构建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委承办”的多元资金保障体系,既保障助餐服务有品质,更让关爱得以持续传递。

一只小小的饭碗,装着千家万户的安宁,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解决“一口热饭”到守护“一份安心”,宜君县不仅缓解了农村老人的就餐难题,更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是宜君县民生答卷上的鲜活注脚,更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温暖人心的“具象符号”,也让“老有所养、食有所安”的民生承诺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讯员 程丽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宜君以“小饭碗”托起老年人的“好食光”09-07

百岁老兵在病房收看阅兵式直播: “我要好好敬个礼,替没能看到今天的战友们”09-04

驿城区香山街道:情暖夕阳红 党员在行动08-27

广西柳州药品“清源”行动打通农村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08-25

一枚支架助百岁食管癌患者重获“食”力08-22

进货量不宜超日常3倍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明确食品“临期”界定标准08-21

紫阳县瓦庙镇:百日攻坚进行时,用实干温度绘就民生新图景08-20

中秋临近月饼促销启幕 衡阳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守护筑牢“舌尖防线”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