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金昌市以河湖长制、林长制为重要引擎,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与制度创新,推动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金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34次专题研究部署河湖管理保护、水资源管理、林长制及“三北”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贯通、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在责任落实层面,全年签发2份市级总河长令、5份总林长令,锚定重点任务,推动各级责任主体精准发力。277名河湖长围绕水环境保护治理、河道采砂等重点工作,全年巡河湖达2.05万人次,巡河率高达160%,实现四级河湖长联动共治,构建起立体化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632名四级林长累计巡林1.3万次,有力促进全市林长制组织、责任、制度“三体系”高效运转,相关工作成效获得省林草局通报表扬。执法协作方面,水行政执法与林草资源保护部门紧密配合。水行政执法聚焦违规采砂、侵占河道等突出问题,开展12次专项检查、6次联合执法检查,查处6起水事违法案件,关停机井36眼,有效推动河湖问题整改;林草资源保护坚持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紧盯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强化司法协作机制并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程序,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33件林草行政执法案件,形成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林草资源保护新格局。金昌市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全年取用水6.98亿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8;通过建立地下水取用月报告与预警机制,年度新增压减地下水3050万立方米,有效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趋势,为生态保护筑牢水资源根基。在河湖治理领域,金昌市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行动,排查整治26个河湖“四乱”问题,疏浚河道6公里,清理各类垃圾282吨,复核销号121处水利部遥感图斑;完成皇城、西大河和金川峡水库库容曲线复核,治理金川河、东大河等河道7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7.39平方公里,全面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同时,金昌市创新采砂监管模式,全面压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四个责任人”“一年一审一换证”制度。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247人次,巡查河道959.5公里,有效遏制违法违规采砂行为;金川区建成河道采砂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一网统管”,显著提升采砂监管效能与精准度。此外,加大河湖视频监控建设力度,新增9台设备,累计架设108台监控设备,实现规模以上河湖重要河段、敏感水域、采砂作业区等关键区域全覆盖。通过制定创建方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永昌县金川河焦家庄至北海子段、金川区紫金苑成功创建为2024年市级美丽幸福河湖,金水湖获评第三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金昌市扎实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落实中央资金2.34亿元,完成15.37万亩建设任务。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4.1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2.34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7.8万亩,建成5处义务植树基地,完成义务植树225万株,实施2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巩固42万亩治理成果,实现沙化土地面积、危害程度“双缩减”。在资源管理上,金昌市严守林草生态红线,严格落实林草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139万亩草原实施禁牧、353.7万亩实行草畜平衡,保护116.61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确保湿地保有量稳定在14.14万亩。持续推进基本草原划定、森林督查、草原图斑核查处置和林草湿荒普查,促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8311”工作机制,发布2道防火令,依托智慧监控平台构建全域防火网络,实现“零火情”目标。此外,金昌市深化林业产业规划,储备15个“十五五”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项目。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实施5个特色产业项目,发展1万亩文冠果木本油料,完成0.3万亩经济林果提质增效;落实900万元中央资金,推进永昌县南坝乡花果山山楂种植深加工项目。依托国有林场技术优势,培育优质苗木50万株,引导农户开展特色林果种植及新品种试验;强化林草要素保障,审核转报113件项目使用林草地许可事项,助力兰张三四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如今,金昌市河湖清澈灵动,森林郁郁葱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未来,金昌市将继续以河湖长制、林长制为引领,持续深化生态保护与治理,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昌经验。来源:金昌市水务局
编辑:常远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文章:
日照:公园初夏焕新颜 居民乐享绿色生活05-12
汶川地震亲历者晒17年前收到的爱心包裹,有奥运吉祥物福娃和文具:放在衣柜里不让落灰05-12
金昌市统筹推进河湖林长制,绘就生态保护新图景05-12
这个省,拟任4名省管干部05-10
姜岳新到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调研: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引领,为高明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05-07
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口岸管理服务体系05-07
祁宏福:用创新彰显工匠精神 以实干践行工匠使命05-05
今日!致全市广大青年的一封信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