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六道河小学教职工加班加点连续清淤
“不能耽误孩子们如期开学”

8月7日,兴隆县六道河小学教职工清理教学楼,为如期开学做准备。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8月7日下午,兴隆县六道河小学教学楼一楼,几位教职工正在进行淤泥清除的收尾工作。几天前,还堆积在教室与楼道地面上的厚厚淤泥,如今已被清理干净。这所遭受洪水侵袭的校园,正一点一点恢复往日的模样。
走进一间教室,墙壁上约1.2米高处,洪水浸泡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六道河小学校长赵志军手握高压水枪,对准地面和墙缝残留的泥土,开始最后一遍冲洗。教师张暮辰、蔡满鑫默契配合,使用刮水板合力将污水推出教室,一路清扫至台阶下方。紧跟其后的教师张春侠动作麻利,直接拿起旧纸箱当工具,把残留的污水往外拨。
赵志军介绍,六道河小学设有小学部和幼儿园,现有281名学生,并配备学生食堂与宿舍。说起洪水过后的校园,他心疼不已:遍地是没膝的淤泥,课桌座椅东倒西歪,书本教案粘成一团,电脑外壳裹满泥浆、断掉的树枝横在教室中央……
7月30日,兴隆县教育和体育局安排的施工队开始入校清淤。但望着偌大的校园,想到离开学只剩不到一个月,赵志军坐不住了。“我们不能坐等,不能耽误孩子们如期开学。”他的想法得到多位教师的响应。当天,赵志军便号召暑假中的教职工自愿参与返校清淤。
“没想到,除了在外地的几位教师,其余32位教职工全部报名参加。”赵志军说,从7月31日起,大家分为3组,轮流清运教学楼一层8间教室的淤泥。
淤泥里水分多,又黏又重,一铁锹下去只能铲起一小块。平日里握惯了粉笔的教师们,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后来大家一起摸索出法子:先在淤泥中划出通道,将积水引出,再铲除淤泥;接着使用高压水枪,将地面和墙面残存的泥土冲洗干净。
这场清淤行动,远比想象中艰巨。教室内的淤泥大多深约50厘米,仅45平方米的空间,四五个人花3个多小时才能把淤泥铲除运走,之后的冲洗工作还得再耗时约3个小时。“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腰酸背痛,却没有一位老师喊过累。有时他们浑身沾满泥浆,还相互打趣对方。”赵志军说。
教师崔志星所在的桲椤台村受灾严重,出村道路刚疏通,他便赶到学校投入清淤工作;张春侠和陈强这对教师夫妻,不仅自己到校参与清淤,还把大三的儿子叫来搭把手。
赵志军告诉记者,在清淤过程中,他不时看到陌生的身影在闷头干活。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有的是周边村民,有的是本校毕业的学生。
“有爱心人士听说我们缺雨靴、水管和食物,立刻送来一批;县教体局工作人员知道学校没有电,多方协调给我们送来了一台发电机,还细心准备了铁锹、手套等清淤工具。”赵志军说,目前,施工队负责的食堂、幼儿园、学生宿舍等区域的清理也已经基本完工。接下来,他们将抓紧推进消杀、修补、粉刷等后续工作,全力保障如期开学。 (河北日报记者 王营)
相关文章:
“不能耽误孩子们如期开学” 承德兴隆六道河小学教职工加班加点连续清淤08-09
接力赛上的“小蜗牛”07-13
十岁成长礼上 在孩子心中镌刻下难忘的印记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