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个100”文化导师】“和事佬”袁姐:一杯浓茶解千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4:53:0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正、谭红通讯员贺驰宇报道:在上饶市信州区北门街道,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大家总会说:“去找袁姐!”袁巧云,这位从司法所退休后再度“出山”的一级调解员,她的工作室里没有冷冰冰的条文,只有一杯杯冒着热气的浓茶和一句句熨帖人心的“老理儿”。就在近日,她刚刚成功化解了一场持续三年的邻里噪声纠纷,而秘诀,竟只是一块“请换鞋子”的提示牌。


  运用“牙齿舌头共生”之道化解邻里纠纷


  在吉阳山社区的楼栋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袁姐踏入楼道时,六楼孩子的跑跳和打闹声如一阵阵滚过天花板,五楼大姐则以擀面杖狠狠捅击楼板回应,沉闷的“咚咚”声震落墙灰。两家主人,一个被生活追赶得满面疲惫:“袁姐,乡下人买套房不易,三个娃要念书,挪不了窝!”另一个倚着门框,眼底熬得通红:“搬?我能搬去哪?楼上闹得我儿子书看不进,我夜夜睁眼到天亮!”

  袁姐的目光,落在六楼小男孩的脚上。“牙齿拔不得,舌头也割不得,”她温言道:“挪不动,就想法子相安无事。”她让六楼在玄关立起“请换鞋子”的小标示牌,开家庭会,设奖励,把“尊重他人”变成孩子们签名遵守的诺言。她又劝五楼大姐:“您心烦,看看电视听听歌,心宽些。拿棍子敲楼板,孩子学了去,将来也易锱铢必较。饶人一步宽,是给儿子树做人的样儿。”大姐捏着擀面杖的手,终于松了力道。

  当袁姐把两家拉到一起,空气仍似凝固的铅块。“不打不相识,”袁姐笑了,“握个手,说句‘我们会越来越好’!”两只手迟疑着,笨拙相握。社区书记问是否写个调解协议书,袁姐摇头:“不用了,这样的承诺只需要记在心里。”五楼大姐的眼泪“哗”地滚落,积蓄三年的委屈决堤。尘埃落定,楼梯间重归安宁。“牙齿与舌头,终须在同一个口腔里摸索着共生。”磕碰难免,安生可贵。

  构建“调解共同体”破解僵局


  袁姐深知,很多时候单凭“诚心”不足以撬动坚冰。三月料峭,坠亡工人家属的恸哭刺穿了调解室的空气。工人程某从采光井坠落身亡,抛下了三个读书的孩子和苍老的母亲。家属的悲愤与公司、开发商的推诿激烈碰撞,面对赔偿的僵局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案件的重点在于通过话语技巧和各方说清利害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理性谈判。”袁姐分析说。

  事故发生后,北门街道调委会第一时间组建调解专班赶赴现场勘查情况,同步对接程某所在乡镇及村委会,邀请当地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加入调解队伍,构建跨区域协作调解。袁姐与同事们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一面以温言抚慰家属锥心之痛,一面以法理与利害关系的清晰剖析,推动各方回归理性谈判的轨道。连续十余日,调解室灯火通明,每一轮磋商都在艰难中推进一寸。最终,赔偿方案尘埃落定,分批支付的款项让那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喘息。

  北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中均表示:“这种多方参与的‘调解共同体’模式,为处理类似突发事故赔偿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也凸显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采取“背靠背”策略解开再婚夫妻心结


  袁姐总感慨:“醉翁之意不在酒。”矛盾深处,皆是人性幽微;心结难解,多因人心弱点。那些走到决裂的夫妻,婚姻的裂痕往往深植于原生家庭的土壤;他们争执不休的,看似是“酒”,实则内心渴求的,或许是那盏未曾点亮的“情绪之灯”,和总被忽视的心理满足。

  李某与曾某是二婚夫妻,如同两捆荆棘,走进调解室时几乎要将对方刺穿。诉讼离婚未果,财产分割的争执让仅存的情分荡然无存。袁姐明白,此刻若让他们直面相对,无异于烈火烹油。她果断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倾听,如同在两条平行流淌的怨愤之河里打捞沉没的理智与真实的诉求。她成了双方唯一信任的传声筒与缓冲带。李某控诉房产隐匿,曾某哭诉真情化为泡影。袁姐在两人之间穿梭,时而以法律条文廓清模糊地带,时而以人情世理熨帖不平心绪。

  漫长的一年里,她像一名耐心的织工,将碎裂的权益与情感线头,一根根理清、归位。最终,协议达成,财产分割落定,没有预想的反目成仇,只有疲惫后的平静。二人分别送来锦旗。曾某说:“背对着吵了大半年,反倒比面对面时,更看清了各自该走的路。”有时,背过身去,避开情绪的锋芒,才能在各自影子的轮廓里,找到前行的豁口。

  开创“多元共治”模式成就金牌调解实效


  想到处理过的各种矛盾,袁姐说:“牙齿和舌头,都得学会在一个嘴里活,一栋楼,一个社区,一个街道,甚至一个世道,不都是这样?光靠一个人,哪撑得起这份共生?”

  袁姐调解工作室吸纳了律师、心理咨询师、乡贤能人、“五老”等社会力量,组建“专家+社工+志愿者”的复合型调解队伍,通过“1+25”调解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推动矛盾化解从“单打独斗”转向“多元共治”。袁姐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受理各类民事纠纷调解,调解受理率100%,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工作室先后获评区级、市级优秀个人调解工作室等荣誉,2023年北门街道调委会获评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袁姐也有不少委屈的时候。她记得自己被无理的当事人一杯热茶泼在脸上的瞬间,水珠混着茶叶狼狈地挂在眉梢鬓角。她觉得伤心:“但我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人曾不解:“图什么呢?”袁姐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向上、向善的力量还很少,“空心人”更多。她总是打趣道:“但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老年人。”

  “我是一个很知足的人,有生之年就想多做一点善事。万金难买——我愿意。”

相关文章:

【“四个100”文化导师】“和事佬”袁姐:一杯浓茶解千结09-09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宝龙街道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08-31

龙华区举行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08-28

驿城区香山街道:情暖夕阳红 党员在行动08-27

南宁市青秀区疾控中心发布情况通报08-19

怎样解决老人缺牙难题?植得口腔新乡院区以专业守护每一份信赖08-15

昆明五华区丰宁街道首发“就业创业职通车”07-26

马峦街道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教育课活动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