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北讯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铁晓林 贺玉才) “祁连县拥有清晰的地质演化特征和壮丽的地貌景观,峡谷、冰川、草原等自然奇观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地理考察样本。”5月5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开展生态研学的青海师范大学带队教师夏兴生表示。祁连县联合青海机场公司、青海师范大学开通“天境祁连”最美航线生态研学专航,通过“高空俯瞰生态画卷+地面深度科考”的创新模式,开辟了青藏高原研学的新模式。
祁连县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农畜产品追溯体系等实践案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也为研学活动融入红色精神传承等内涵提供了条件。4月30日,祁连县生态研学专航迎来首航乘客——青海师范大学55名学生及教师团队。师生们先后前往祁连县红色研学基地、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卓尔山等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RS)(简称为“3S”技术)等,深入调研“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等课题。
近年来,祁连县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祁连片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开展自然研学、科普教育、文旅体验等生态研学活动。以“一地一馆一路一书一盟一剧一课”红色研学矩阵为载体,建成以红西路军历史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基地,并推出阿咪东索林海红色文化生态徒步线路。同时,祁连县诚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研学团队,围绕“生态研学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研学活动,为祁连低空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研学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决策参考。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山东这4个地方,因何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请看深度观察05-12
“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启动04-29
青海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04-25
走进福建农林大学:解码农林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福建样本”04-24
平安:富硒牦牛养殖助农增收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