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7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陈爱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降转涨,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从7月物价数据中,能够读出哪些积极信号?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信号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成为带动CPI环比增速“转正”的重要因素。
“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组织300余场“好来、好玩、好购”活动;广西围绕“潮玩暑期 惠燃广西”主题,推出2000余项促消费活动;福建“全闽乐购”缤纷夏日消费季吸引全球旅客……近期各地加力推出促消费举措,助推暑期消费活力释放。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虹口系列活动暨第六届上海潮生活节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陈浩明 摄
董莉娟分析,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带动需求端持续回暖,叠加“618”促销活动结束,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其中,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至2.2%之间。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今年以来,核心CPI持续回升,反映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信号二:“反内卷”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呈现一些积极变化。尽管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7月份PPI环比下降0.2%,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重点产业产能治理不断深入,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
记者注意到,7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温彬认为,从短期看,“反内卷”从供给端发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缓解供需矛盾;从中长期看,推动物价合理回升,关键在于各项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实现“需求扩大—企业盈利改善—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良性循环。
信号三:供需两端“新”动能壮大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一些行业“新”动能持续壮大,带动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从供给端看,产业转型向“新”——
仿生蜜蜂、喜鹊在特殊环境下灵活航行,人形机器人娴熟叠衣、分拣、搬运……正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智”造新动能刷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传统产业持续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推动多个相关行业价格回升。7月份,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
从需求端看,消费市场求“质”——
“趁着以旧换新,给家里换了一台无风感空调,用起来更舒服。”南京消费者吴女士说。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居民家电消费正从“刚需型”向“改善型”升级,6月下旬以来,带有换气、增氧功能的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带有净化功能的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超89%。
统计数据显示,在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等带动下,7月份,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营养食品制造等多个领域价格同比上涨。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内需潜力释放改善了相关行业供需结构,叠加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进一步支撑了相关行业物价走势。”刘方说。
相关文章:
财经聚焦丨7月物价数据透出哪些积极信号?08-10
助力夜经济 亚奥国际嗨啤节开幕08-09
国家统计局: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 同比增长2.5%07-27
消电ETF(561310)涨超1.6%,电子半导体供需分化与国产替代成焦点07-17
中医药进医保,怎样又优质又划算?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