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讲创演多维展示,学练赛一体育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实践周助力育人成效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3:43:00    

“弦歌不辍奏华章,舞步翩跹绽芳华。”5月12日至18日,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第五届艺术实践周以多元立体的艺术矩阵,为师生搭建起学术交流、实践创新的高品质平台。这场艺术盛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比赛、讲座、音乐会、工作坊、沙龙等多个板块累计24场活动,参与师生人数超千人次,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舞台表现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是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深度践行,更彰显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蓬勃生命力。

多维竞技砺精兵,以赛促学展风采

本届实践周以高质量赛事为强力抓手,三场赛事竞相绽放,打造“学、练、赛”一体化育人场景。研究生专业技能比赛聚焦学术前沿,体现出研究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创新意识;“学院杯”舞蹈比赛中,舞者们用肢体语言编织艺术诗篇,古典韵味与现代创意交相辉映;“学院杯”声乐展演,参赛选手们用声音传递情感,从民族唱法的婉转悠扬到美声唱法的磅礴大气,全方位展现学院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赛事全程由专业教师评审指导,既检验学生专业功底,也为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反馈,实现“以赛促教、以评促建”的育人目标。

学术灯塔引方向,思想碰撞启新程

实践周期间,系列学术讲座与工作坊成为启迪师生智慧的重要引擎。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从中西戏剧发生之异同、戏曲的特征及发生学原理以及戏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纬度讲述戏曲艺术的源流与风采;贾振鑫副教授结合短视频传播案例,探讨当代曲艺守正创新的双创发展之道;王辉教授《五音调五行,妙韵养五脏——音乐与脏腑的养生对话》的主题讲座深度启发听众探寻音乐的价值;俞淑华副教授以“山陕民间音乐中的黄河文化与精神”为主题,回溯历史脉络,解码民族音乐基因;于亚欣副教授以“场景化教学法”解析声乐学习中的“学”与“习”,带领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塑造歌曲意境;孙多英华老师的“奥尔夫教学法工作坊”以《两只老虎》为样本,通过声势律动与多声部创编,示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教学路径;梁爽、卢爱华、杨康宁三位老师的“抖音爆款背景音乐解析”则从音乐学与传播学双视角,解构流行音乐的破圈逻辑,为传统艺术传播提供新思路。每场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推动师生在理论思辨与案例剖析中拓宽艺术视野,在学术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

视听盛宴燃激情,舞台绽放显担当

音乐会与演出晚会将艺术实践周推向高潮。“琴键无界,万籁和鸣”钢琴协作音乐会打破风格界限,如充满活力的《桃林狂欢夜》、深情悠扬的《贝加尔湖畔》等,展现了音乐的多元魅力;王新磊老师编导的“弦动心声”吉他作品音乐会将环保理念融入艺术创作,通过师生同台献艺,用指尖旋律传递社会责任;“舞影绰约·青春正燃”舞蹈系实践成果汇报晚会汇聚三届学子的汗水与热爱,从古典舞的雅致端庄到现代舞的自由奔放,全方位展现了学院实践育人的阶段性成果。

“知行合一铸匠心,精研笃行见真功。”连续五载五届艺术实践周的圆满举办,是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深耕艺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缩影。通过系列活动,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还培养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以更开放的视野、更丰富的形式,为学子提供艺术成长的沃土,也为校园文化的繁荣与艺术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秦国俊 包金婷 秦治洲)

相关文章:

讲创演多维展示,学练赛一体育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实践周助力育人成效提升05-23

4城9场9成票房!光明原创舞剧《敦煌归来》迎来2025巡演开门红05-22

上交所举办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权益类资金入市专题培训05-18

萦绕在音乐深处的乡愁:草根音乐人彭泽华的岳阳情歌05-12

《山河锦绣入画来——美丽河北慢直播特别节目》录制完成05-08

通道播阳镇:多场景应急演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05-06

逛展从单向观览转向多维互动,今年“五一”逛展小孩哥有点忙05-04

志愿+文旅点亮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文旅推荐官”持续在线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