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连一水库惊现成群“怪鱼” 专家:外来物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20:31:00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在大连西山水库发现一群体形较大、通体黝黑的无鳞怪鱼,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原产非洲的埃及塘鲺,推测为人为放生所致。

王先生对大连各大水域的鱼类比较了解,但眼前这些鱼却让他感到陌生:“全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

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该鱼种为革胡子鲶,也称埃及塘鲺,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

埃及塘鲺因其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邻近水体。

李宏龙分析,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而通常情况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是在大连地区难以自然越冬。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国内有人购买埃及塘鲺放生,最终被追责。江苏常州的徐女士擅自将2.5万斤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的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

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公开审理这起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徐女士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事务性费用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鱼贩子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编辑: 祝闻豪

责编: 姚乐

相关文章:

西山区举行“滇池应急救援民兵连”授旗仪式05-12

大连一水库惊现成群“怪鱼” 专家:外来物种05-11

如果去大连,总要见一“面”05-06

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05-05

大连市劳动模范向全市职工发出倡议书04-30

【25号商城】力荐!必须带走的大牌护发精油04-28

@骑行爱好者,深圳要建上千公里休闲骑行道04-25

世界读书日深圳携手姚明发布健康生活倡议每天息屏一小时 读书运动爱自然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