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支开塞露引发的“肠道危机”:别让通便变成“捅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8:12:00    

58岁的张女士最近总被便秘困扰,这天早上她蹲了半小时厕所仍毫无进展,想起家里备着开塞露,便匆匆拿出来使用。由于着急用力,她没仔细看说明,直接将开塞露的开口端对着肛门猛力一塞——一阵剧烈疼痛传来,随后便池里出现了鲜红的血迹。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直肠黏膜被戳破了一个约1厘米的伤口,诊断为“直肠损伤”,需要住院治疗。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近期多家医院接诊了类似患者,都是因自行使用开塞露不当导致肠道损伤。小小的开塞露为何会变成“伤人利器”?便秘时到底该如何科学应对?听听济南市中心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纪德辉怎么说。

开塞露使用:这些“雷区”要避开

纪德辉介绍,开塞露是家庭常备的通便药物,其原理是通过甘油或山梨醇的高渗作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同时软化大便。但如果使用不当,确实可能造成伤害。

• 错误操作是主因:很多人像张女士一样,使用时不注意姿势和角度,直接将硬质开口端用力插入肛门。肛门和直肠黏膜非常脆弱,若遇到坚硬粪块阻挡或用力过猛,极易造成黏膜划伤甚至穿孔。

• 忽视细节埋隐患:使用前未润滑开口端、插入深度过深(超过3厘米)、患者本身存在直肠溃疡或炎症等,都会增加损伤风险。

正确用法:使用前先将开塞露颈部轻轻挤压,使其圆润光滑;患者取左侧卧位,放松肛门,将开口端缓慢插入肛门2-3厘米,挤入药液后保持原体位5-10分钟再排便。儿童使用时需更谨慎,建议由家长操作。

认识便秘:不只是“排便难”那么简单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排便异常,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费力。

• 常见诱因: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饮水量过少、久坐不动、排便习惯不规律等生活因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影响;长期服用钙剂、铁剂、抗抑郁药等药物副作用。

• 危害不容小觑:短期便秘会导致腹胀、食欲下降;长期便秘可能诱发痔疮、肛裂,增加直肠脱垂风险,甚至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排便时用力过猛可能诱发心梗、中风)。

便秘应对:分级处理更科学

根据严重程度,便秘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应对方式各有不同。

1. 轻度便秘: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

• 饮食调整: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芹菜、苹果、火龙果等),同时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过多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 运动干预: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每次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

• 习惯培养: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如晨起或餐后),排便时不玩手机,避免久蹲。

2. 中度便秘:合理用药辅助

若生活调整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 容积性泻药:如小麦纤维素颗粒,通过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适合老年人。

• 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和孕妇。

• 慎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等,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肠黏膜,导致药物依赖。

3. 重度便秘: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若便秘持续超过3个月,伴随腹痛、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做肠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排除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灌肠或手术干预。

特别提醒:这些情况别硬扛

出现以下场景时,建议尽快就医:

• 排便时突然剧烈腹痛,伴随呕吐、停止排气;

• 粪便带血或黏液,颜色暗红或黑色;

• 长期便秘突然加重,调整生活方式后无改善;

• 使用通便药物后出现严重腹泻或腹痛。

小小的便秘背后,藏着对健康习惯的考验;看似简单的开塞露使用,也需要掌握科学方法。记住,通便的目的是恢复肠道舒适,而非“硬来”。遇到排便困难时,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才能真正守护肠道健康。

相关文章:

男童肛门大出血濒临休克,竟是因为家长一个小动作?医生紧急提醒07-25

一支开塞露引发的“肠道危机”:别让通便变成“捅伤”07-24

创新药迎利好!临床试验推“30日快速审批通道”06-17

HPV疫苗减免政策正式启动!最高节省1308元(附约苗方式)06-12

别乱吃护肝片了 这才是养护肝脏的真正方法→04-19

全面禁售!家里有的请立刻扔掉04-18

大熊猫“芦芦”去世,死因公布04-15

癌细胞喜欢的十种食物,有人一天吃七八种!自查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