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追演防坑指南
宝子们!暑假热辣辣地来咯!
谁不想去超嗨的演唱会?
谁不想买到热门潮玩?
可抢票、抢娃那叫一个难!
好多网友就动了歪脑筋,
想找“非正规渠道”买票。
可千万别!
里面全是坑,危险系数拉满!
1
代抢票—— 信息“裸奔”风险大
代抢服务,即消费者将个人身份证号、姓名等敏感身份信息,连同演出原票价及代抢服务费用一并支付给相关商家,委托商家在演出不同开票时段代为抢购门票。若抢票成功,商家会向消费者提供电子门票及对应的座位信息。

与此同时,代抢服务暗藏诸多风险:一是消费者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风险高,隐私安全难以保障;二是部分代抢者用技术手段干扰抢票流程,易引发系统故障,导致已购门票被强制退票;三是不乏个别不良商家,在收完票款及服务费后直接失联跑路,让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且门票无着落。

2
内部票—— 环环相扣的骗局
面对强实名的场馆,有些诈骗分子便会宣称自己有官方“录入票”或者“内部溢价票”,称自己是场馆工作人员,有内部购票渠道,支付成功后可以在官方平台出票,诱导他人下单。

实际上,这都是诈骗手段,是诈骗分子精心编织的障眼法。
在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常常冒充官方票务人员,以官方平台申请为幌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邀请函链接上购票,随后制造出票错误假象,让受害人在屏幕共享下进行“退款”操作,借此窥探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或是借口需要转移资金到第三方才能接触冻结,进而实施诈骗。

3
带入票—— 强行闯入不可取
带入票,即黄牛通过多种违规手段协助购票者进入演出场馆。购票者进场后,需自行寻找座位,可能涉及躲避安保人员巡查、伺机蹭占他人座位或找寻空余座位等行为。

强行闯入属于违法行为,不但会被安保人员带离现场,也可能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受伤。

网警提醒
为保障自身权益与安全,民众需提高警惕,掌握防骗技巧:
拒绝代抢,守护隐私
切勿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及票款交给代抢商家。
警惕录入,勿信话术
对于黄牛声称的“录入票”“内部票”服务,要保持高度警惕,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不明链接。
远离带入,规避风险
坚决不购买黄牛的“带入票”服务。

素材:上海网警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代抢?录入?小心 “票圈陷阱”!07-16
签收高校录取通知书,千万认准“签发人”!(附139所湖南省属高校全名单)07-16
锐评|别让低价手机壳成为健康“隐形杀手”07-15
“郎味风暴”席卷西南!郎酒演唱会正在颠覆酒业“情绪经济”07-11
北京市发布线下无理由退货指引07-11
“差评莫名其妙消失了”!是谁在互联网平台操控评价?07-08
这些“人民大会堂”门票是假的,不要买!07-06
星巴克中国急需最强外脑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