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宝大脑发育的8次飞跃期,据说只有少数的小神童父母抓住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49:00    

家里有宝宝的家长们,是不是常常会发现这样神奇又让人困惑的事儿:同样月龄的宝宝,在学习新事物的速度上,简直像两个世界的人。有的宝宝仿佛自带 “学习加速器”,对新东西一学就会;而有的宝宝呢,接受起来就稍显迟缓。其实啊,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座充满惊喜的宝藏,会经历 8 次极为关键的 “飞跃期”,也可以说是 “开窍期”。在这些特殊时期,宝宝的大脑就像被按下了飞速运转的开关,发育速度蹭蹭往上涨。要是家长们能精准抓住这些时机,给予宝宝恰到好处的引导和刺激,那宝宝的成长进步,绝对能让你惊掉下巴!


8 次飞跃期,你家宝宝赶上了吗?

满月前后(约 5 周)—— 突然开启认人模式

大概在宝宝满月前后,也就是 5 周左右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小家伙似乎一夜之间就有了 “认人雷达”。哪怕眼睛还闭着,只要妈妈靠近,宝宝就像有感应似的,会不自觉地朝着妈妈的方向扭动身体。这时候,家长们可别错过这个好时机。多和宝宝贴贴脸,感受那软乎乎的小脸蛋带来的温暖;轻轻捏捏宝宝的小手,和他进行最亲密的肌肤接触;喂奶的时候,哼上一段轻柔的小调,让美妙的旋律在宝宝耳边环绕。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大脑中负责情感连接的区域,就像在疯狂地编织 “新线路”,亲子关系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升温。

两个月大(约 8 周)—— 发现世界原来是会动的

当宝宝两个月大,差不多 8 周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奇妙的动态变化。拿一个鲜艳的红气球,在宝宝眼前慢慢晃动,你会看到宝宝的小眼珠子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紧紧地追随着气球转动,那专注的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这可是锻炼宝宝视觉追踪能力的绝佳时机。家长们可以每天陪宝宝玩三次 “追光游戏”,找一个手电筒,在白墙上打出光斑,然后慢慢移动光斑,引导宝宝的视线跟随光斑移动。可别小看这个简单的游戏,坚持玩下去,对宝宝将来认字看书时的视觉追踪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百天前后(3 个月)—— 小手变得灵活起来

宝宝到了百天前后,也就是 3 个月左右,仿佛被注入了一股 “抓握魔力”,突然变身成了 “抓抓怪”。不管看到什么,小手都忍不住要伸过去抓一抓。曾经有一位机智的妈妈,把家里的旧衣服剪成不同材质的布条,然后精心缝制成一条独特的毯子。每当宝宝接触这条毯子,小手在不同材质的布条上摸索时,触感带来的丰富刺激,让宝宝的手部感知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后来,这个宝宝上幼儿园后,在手工课上展现出了超强的动手能力,总是全班第一。所以,家长们不妨也给宝宝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小物件,让宝宝尽情地抓握玩耍,刺激手部神经发育。

五个月左右 —— 变身超级研究狂

五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像一个个充满好奇的小科学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欲。一旦拿到玩具,他们能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把玩具翻来覆去研究个半小时。这时候,给宝宝准备一些带有凹凸花纹的积木,再合适不过了。宝宝在触摸、摆弄积木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不同的纹理,还能锻炼空间感知能力。据观察,从小爱研究的宝宝,上学后在理科方面往往有着出色的表现,因为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个半月 —— 开始明白因果关系

六个半月大的宝宝,迎来了认知上的一大突破,他们开始逐渐明白因果关系。比如,当宝宝按下开关,灯亮了;摇晃铃铛,清脆的铃声响起。这看似简单的现象,在宝宝眼中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邻居家有个爸爸,特别有创意,他在纸巾盒上绑了一个小铃铛。每当宝宝伸手去碰纸巾盒,铃铛就会发出声响。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不断尝试,逐渐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后来,这个五岁的宝宝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动手能力,已经会自己修理玩具车了。所以,家长们可以多创造一些类似的小场景,帮助宝宝建立因果认知。

七个半月 —— 突然学会分类啦

七个半月左右的宝宝,大脑又有了新的进步,他们突然就学会了分类。你会看到宝宝把毛绒玩具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将小车车排成一排,仿佛在构建自己的小世界秩序。幼儿园老师都发现,在这个时期就会分类的宝宝,在日后学习数学时,理解分类、归纳等概念会轻松很多,学起数学来根本不费劲。家长们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玩具,引导宝宝进行分类游戏,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分类思维。


十个月左右 —— 做事开始讲顺序

十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顺序意识,他们知道要先戴围兜再吃饭,先脱袜子再洗脚。从小培养这种顺序感的宝宝,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都会更出色。就拿收拾书包这件小事来说,他们会比同学更加利索,因为他们明白事情的先后顺序,懂得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给宝宝一些按顺序完成任务的机会,比如让宝宝自己按顺序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强化他们的顺序认知。

快一岁时 —— 变身点子王

当宝宝快一岁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开始爆发,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点子王。他们可能会把积木竖着搭成高高的塔,也会用勺子敲盆,把盆当成鼓,敲出各种独特的节奏。这时候,家长们可千万别嫌宝宝 “搞破坏”,其实,宝宝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是大脑在飞速运转的体现。越是敢折腾、敢创新的宝宝,将来思维就越活跃,创造力也会更强。所以,给宝宝足够的空间和材料,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吧。

聪明家长的育儿妙招

营养补充要精准

北京协和的育儿专家强调过,在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补充至关重要,尤其是 DHA 和卵磷脂。比如在宝宝第六次飞跃期,也就是七个半月的时候,给宝宝适当添加蛋黄,蛋黄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宝宝大脑发育有着积极作用;在第八次飞跃期,快一岁时,让宝宝适量食用深海鱼,深海鱼富含的 DHA 等营养物质,能为宝宝大脑发育提供强大助力,效果比平时补充能翻倍。


玩具选择贵精不贵多

上海有一位妈妈,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只精心挑选了三样玩具,却培养出了一位编程比赛小冠军。在宝宝 3 个月的时候,给宝宝准备了一本会沙沙响的布书,宝宝在翻阅布书的过程中,既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又能通过声音刺激听觉;6 个月时,一个带机关的饼干盒成了宝宝的最爱,宝宝在探索饼干盒机关的过程中,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了极大满足;11 个月时,能拆装的木头积木让宝宝尽情发挥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所以,玩具不在多,而在精,选择适合宝宝不同阶段发育需求的玩具,才能事半功倍。

每天 20 分钟黄金互动时间

当宝宝睁着大眼睛专注地盯着你看时,家长们可以慢慢眨眼睛,和宝宝进行有趣的互动,这能有效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喂饭的时候,哪怕宝宝会把食物弄得满脸都是,也别急着帮忙,让宝宝自己抓勺子,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能逐渐掌握自主进食的技巧,还能锻炼手部协调能力;洗澡时,和宝宝一起玩拍水花的游戏,引导宝宝感受水的流动和力度的变化,让宝宝在欢乐的游戏中探索世界。每天抽出 20 分钟,和宝宝进行这样高质量的互动,对宝宝的成长意义非凡。

育儿路上的 “雷区” 千万别踩

急于教知识不可取

曾经有个早教班,在宝宝 8 个月大的时候,就急于让宝宝认卡片。结果呢,现在这个宝宝一看到书就躲开,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在宝宝 1 岁前,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玩水、玩沙、玩面团等方式,来感知世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才是为宝宝未来的聪明才智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而不是过早地灌输知识。

千万别打断宝宝的专注时刻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宝宝能盯着电风扇看上十分钟,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索。这时候,家长们千万要忍住,别去打扰宝宝。因为宝宝正在专注地琢磨空间和运动的奥秘,这种专注和探索精神,说不定就能培养出一个未来的小工程师。打断宝宝的专注,就等于打断了他们思维发展的进程。

别用手机哄娃

深圳有个宝宝,1 岁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划拉手机的技能,可到了 3 岁,连话都说不清楚。医生指出,过多接触手机屏幕,会严重影响宝宝语言发育的黄金期。手机屏幕上快速变换的画面和声音,虽然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但却无法像真实的互动和体验那样,促进宝宝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所以,家长们可别图一时方便,用手机哄娃,错过了宝宝成长的关键期。

要是你看到自家孩子在撕纸,别着急阻止,这可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不妨给他准备不同材质、颜色的纸,让他尽情探索;要是孩子正安静地发呆,那就让他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你忙自己的事就好,别去打扰他的思绪;要是瞧见孩子用脚丫子拿玩具,也别大惊小怪,忍着别插手,这说明宝宝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身体和世界的关系。

养孩子就如同精心烹制一道老火靓汤,需要耐心和时间,火候到了,自然就会收获美味。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快速成长,而是要在关键的时刻,比如这 8 次大脑发育的飞跃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文章:

社区读书月开启“N+”阅读狂欢04-24

首都科学讲堂第900期,专家限定“返场”话科普04-23

当事人称被刘强东送外卖不是剧本04-22

青春与未来的双向奔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长沙举行04-20

大兴安岭林场瞭望员唐国才:林海深处的守望者04-20

"硬着头皮"实现梦想 听倪萍讲怎样获得重启勇气04-19

如何使用DirectX修复工具?04-19

姜甲儒母亲扮成小贩赴买家村子寻找儿子童年轨迹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