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给桥梁装上“安全带”,这款国产神器迎来“说明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16:01: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柳 张灿 通讯员白红丽 实习生陆诗汝

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工作原理

每年台风季,上海中心大厦的“镇楼神器”总会登上热搜。这个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通过反向摆动抵消大楼的晃动,就像给整栋大楼系上一道“减震保险”。

不只高楼,咱们脚下的跨江大桥上,其实也藏着不少这样的“减震高手”。风来桥动,它们就会悄悄出手,把桥“拽”住,让它稳稳当当地撑过风浪。

近日,这类桥梁减震神器迎来了一份权威“说明书”——由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桥科院”)主编、中国公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斜拉索外置式杠杆质量阻尼器》正式实施,对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与性能验证等提出了系统要求。这是中铁大桥局首个在中国公路学会获批的自主研发产品专项技术规范,标志着其在桥梁抗震减灾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安装阻尼器,相当于给桥梁系上‘安全带’,让它在遭遇大风、地震等冲击时依然保持稳定。”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三研究所所长柴小鹏介绍,杠杆质量阻尼器(LMD)主要服务于主跨800米以上的大桥减震抗震。

斜拉索外置式杠杆质量阻尼器工作原理

随着桥梁建设进入“大跨”时代,斜拉桥跨度从几百米猛增到上千米,一根600米长的斜拉索重量可达100吨,相当于25头成年亚洲象。如此“重量级”选手,在风力或车流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晃动和飘摆,不仅影响舒适性,还可能引发钢丝开裂、锈蚀甚至缩短寿命。

LMD的妙处在于利用杠杆放大与附加质量的惯性力,结合粘滞、摩擦、电磁等阻尼方式,在较低安装高度就能取得理想减震效果。它的主体结构位于桥面附近,安装和养护都很方便。

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为例,这座世界首座超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最长拉索达576米。桥科院为其量身定制的432套电涡流杠杆质量阻尼器已稳定运行5年多,为桥梁健康“保驾护航”。

第六代LMD阻尼器及应用大桥

LMD技术自2009年问世以来,已迭代到第六代,实现了面内与面外的协同控制,结构更紧凑、安装更高效。目前,它已在常泰长江大桥、武汉青山大桥等多座重点工程中应用,成为我国主跨800米以上斜拉桥的“标配”。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斜拉索减震研究的单位之一,桥科院多年深耕减震技术,产品谱系涵盖黏性剪切型、油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等多种主流类型,可为不同桥型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让桥梁更稳、路更远。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给桥梁装上“安全带”,这款国产神器迎来“说明书”08-08

图说 | 怀化东盟集项目正在抓紧施工07-27

预计8月底完工!甘肃这座大桥最新进展→07-25

“韦帕”影响减弱,横琴大桥17时起恢复通行07-20

锐评|别让低价手机壳成为健康“隐形杀手”07-15

再传捷报!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江江河大桥下部结构收官07-11

巴西媒体:里约州搭建中巴文化桥梁意义重大06-16

这一大桥预计8月26日实现北半幅通车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