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勇立科技潮头,以创新破解警务难题;他心怀百姓冷暖,在救援热线里传递公安温度。他就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负责人左洁麓,前不久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以创新驱动智慧警务变革
2011年,左洁麓怀揣警察梦踏入警营。从刑侦、反恐再到交警,14年的多岗位历练让他深知基层警务的痛点。2020年调任太原交警指挥中心后,一组数据让他揪心:日均上千个122来电中,80%是重复咨询。“警力不能浪费在机械回答上,必须用科技解放警力!”左洁麓暗下决心。
转机出现在2022年。AI大语言模型的横空出世让左洁麓萌生想法:“AI能聊天,能不能替接警员‘值班’?”在领导的支持下,他组建团队,将古龙笔下“知晓百事”的“百晓生”之名赋予这个AI系统,寓意“有问必答”。
研发之路并不平坦。为收集语料,左洁麓扎根接警大厅两个月,记录下3000多条高频问答,甚至标注出“迎泽大街那个口子咋调头”等方言表达;为节省经费,他每天自学Python编程到次日凌晨,成为“警营码农”,深夜的指挥中心常亮着他调试代码的屏幕。
“最难的是让AI理解群众的各种问法。”一次测试中,当问“车被蹭了咋办”时,系统却回复了年检流程。左洁麓当即决定引入语义分析模型,如今系统已能识别“剐蹭”“碰撞”等20多种同义表达。
2024年底,他带着“百晓生”项目在“智慧公安我先行”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中一路过关斩将,斩获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赛项决赛二等奖,创下太原公安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成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这不是技术胜利,而是理念突破。”左洁麓指着电脑屏保上滑动过来的字幕说:“老百姓满意,才是真正的算法优化。”
用科技突破救援效率瓶颈
“百晓生”智能系统的成功,让太原122指挥中心的咨询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75%的重复咨询可以被系统自动解答,警力得以释放,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紧接着,左洁麓发现了一个更棘手的问题——警情定位模糊。
在无数次指挥调度中,左洁麓和团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报警人因紧张或对地理位置不熟悉,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位置:“我在一个路口”“旁边有棵树”“大概在某某商场附近”……这些模糊的描述让接警员如同在迷雾中摸索,而出警的黄金时间却在一点点流逝。
一名来太原旅游的外地游客在滨河东路发生交通事故后报警求助。电话中,报警人一直重复说“在滨河东路高架桥下”,无法提供更具体的位置信息。接警员反复询问周边标志物,但游客因紧张和陌生环境,始终无法准确描述。等民警最终找到事故现场时,这位游客失望地说:“没想到在省会城市报警都这么难找。”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左洁麓的心里。
正是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促使左洁麓下定决心要攻克警情精准定位这个难题,也催生了“百晓生”升级版——“追影者”系统的诞生。
左洁麓带领团队研究了识别码和二维码关联匹配技术、地图POI兴趣点信息,甚至他还注册了外卖平台去实际接单来研究动态定位系统,最终提出了“追影者”系统的核心构想:将报警位置转化为专属识别码。报警人只需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发送简单的微信位置信息,即可将精准坐标同步至指挥中心,误差不超过5米,彻底告别“模糊描述”时代。
“追影者”不仅解决了定位难题,还打通了警务数据的“任督二脉”。每起警情的精准坐标、地理解析、处置过程、出警结果都被系统自动记录,形成庞大的标准库。这些数据又成为“百晓生”系统的养分,让AI回答更智能、指挥更精准。
如今,“追影者”系统已融入太原交警的血液。它的衍生功能——警单辅助填写、天眼关联联动,让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带着温度的守护者。
从“百晓生”到“追影者”,左洁麓用科技划出一条清晰的轨迹:解放警力只是起点,精准救援才是终点。
于分秒必争间书写为民答卷
在左洁麓的云相册里有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举着完好如初的大拇指,笑容灿烂。这张照片背后,是一场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更是一个家庭与122指挥中心两次“特殊缘分”的故事。
某年夏天,一名小女孩的拇指被齿轮挤断,家属带着哭腔求助:“孩子才5岁,能不能救救她?”左洁麓迅速带领团队启动生命救助“绿色通道”,调度铁骑开道、远程调控信号灯,原本40分钟的路程仅用18分钟,女孩就被送至医院。
半年后,女孩的堂兄,工作中因打盹被机器卷入左臂,失血严重。接警员发现,家属的微信已在122的“特殊标签”中:“122的TA”。
第二天,家属发来微信:“姑娘的手指长得特别好,昨晚又麻烦你们了!”字里行间,是感激,更是信任。当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谢谢警察叔叔”时,左洁麓笑了:“那一刻,所有都值了。”
在左洁麓的指挥日志里,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2024年,太原122共救助211名危难群众,总行程2924.6公里。
这些年,他和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让122这条生命线真正成为群众危难时刻的“希望线”。
从警十四载,左洁麓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荣立山西省政法系统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并多次获得嘉奖,被评为太原市“最美时代新人”。
未来,他将继续在科技强警、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科技警务的光芒照亮更多百姓的幸福生活。
记者 杨 沫 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太原市推出十大举措05-01
山西省将推行“扫码入企”机制04-27
太原88路、89路公交车开通04-27
“美人鱼”表演时晕倒溺水,官方回应:低血糖犯了,已救出送医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