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遇见你丨像素游戏“奶奶”感动上万网友 他把回忆写成数字“情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4:36:00    

前段时间,有一款名为《奶奶》的游戏吸引了圈内不少网友的关注,这款掌机游戏没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制作成本几乎为零,画风复古,操作简单,却感动了很多体验玩家。

游戏的制作者,是来自湖北武汉的周一忱,这是他为纪念奶奶去世前祖孙俩半年的陪伴时光而制作的。周一忱不是游戏专业从业人员,学习了多年油画的他,喜欢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通过一个无需编程知识就能制作游戏的软件,他已经完成了上百个掌机小游戏,对他来说,这就像是写日记、发朋友圈一样,已经成了记录生活感悟的一种习惯和方式。

进入《奶奶》这款游戏,黄绿色的像素画面,被周一忱布置成了奶奶家客厅的样子,玩家可以控制角色来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游戏操作非常简单。

周一忱:玩家需要扮演我的角色,去体验我是如何照顾奶奶的一天流程。进了游戏之后,会先与奶奶产生互动。然后通过不同的游戏选项,把玩家引入到不同的游戏部分。

比如说询问奶奶她是否要睡觉。如果选是,奶奶就会出现在游戏画面中,慢慢走到床边。如果选否,这个时候游戏就不会出现任何的反应。

2024年3月,周一忱的奶奶不慎摔倒,出院后身体大不如以前,当时,周一忱的家人也都抱恙在身,刚留学回国,还没有固定工作的他,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任务。

周一忱: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这样带大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2015年我摔了一跤,髋关节这边粉碎性骨折,我就住了医院。我家里的所有成员都来照顾过我,包括我的奶奶,她也来给我送过饭。他们的做事方式就潜移默化的到我身上来了吧,我也不会觉得为了照顾奶奶,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半年时间里,周一忱和奶奶同吃同住,陪她聊天,准备饭菜,出门散步。然而,大伤之后,老人的身体和认知每况愈下,祖孙俩的相处也并非一片平静。

周一忱:睡觉睡到一半,好几次突然跑出去了。我就很担心,会睡不好觉。那个时候确实有点累,不仅是体能累,心也累。

周一忱的奶奶一辈子独立要强,即使身体状况很差了,也要坚持做家务,为这事儿,祖孙俩还曾吵过架。

周一忱:她的潜意识里面知道我是她孙子,然后她不想连累我,所以很多事情都还是想自己做。比如说自己热水,自己煮鸡蛋,然后去厨房做清洁,但是她都不会做了。我是怕她摔跤,每次她有这些举动的时候。我都会偷偷跟在后面。我跟她在这个事情上面有争执过,但是老人很固执,你拗不过她。

虽然偶尔争吵,但在周一忱看来,这都是基于亲人之间的爱,在老人最后的时光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奶奶能尽可能开心、舒适。

祖孙俩聊天时的温馨,给奶奶喝她喜欢汽水时的欢笑,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2024年7月,奶奶的身体更差了,周一忱开始动手,把这段经历做成游戏。

周一忱:想去留住些什么吧。我觉得人的终点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过程和经历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所以我愿意把这个经历变成游戏。然后像一个琥珀一样的,储存在游戏卡里。

游戏里的祖孙日常 感动众多网友

很快,周一忱就完成了游戏的大部分内容,他把照顾奶奶的日常都融进了里面,完成了游戏脚本和互动流程。但关于游戏如何收尾,却迟迟难以下手。

2024年10月,周一忱的奶奶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悲伤之后,他也有了游戏结尾的确定方案。

周一忱:我梦到了我奶奶,跟我在一个大圆桌上吃饭,然后她突然坐上一个纸飞机,被一只大鸟接走了。我后来就把这个梦中的情节加入游戏里面,作为一个告别的场景。

最终,这个梦境在游戏里以奶奶驾鹤西去的方式呈现,这也是玩家在操作角色照顾奶奶数十遍之后触发的结尾画面。而当游戏结束,玩家还可以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找到奶奶的照片,这都是周一忱在照顾奶奶的过程中拍摄的。

2024年12月,周一忱完成了游戏,原本,他并未将游戏上线,只是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篇笔记,没想到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很多网友都被这款游戏和背后的故事打动,唤起了对亲人的思念,不少人希望周一忱能将游戏上线,亲自体验一下。

周一忱:这个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说,它是成立的,因为我把它当作艺术作品,哪怕它有一些瑕疵,比如说运行不流畅,图片呈现不规则,我允许它的存在。但是到后来2月份上线时,它可能就不再是一个艺术作品,更像是一款游戏。因为要面对的是公众,所以我为了确保每一个接触到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整体验到作品的核心,我就花了一些时间重新打磨这件作品。

今年2月,《奶奶》正式在游戏平台上线,浏览量长得飞快,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万人体验过了这款游戏。

探索艺术表达新方式 传递家庭亲情正能量

周一忱把他制作的游戏看作是艺术作品,他在湖北美术学院,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了七年油画,也曾尝试过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交互艺术等各种形式的实践。在周一忱看来,这种包容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使他能够跳脱出传统的绘画,找到通过游戏表达自己的方式。

周一忱小时候也爱玩掌机游戏,但遭到父母反对后,就很少接触了。那么,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又没有编程基础的周一忱,是怎么克服技术难关的呢,最初他又是因何而有了制作游戏的想法?这要从他在国外留学时的经历说起。

周一忱:那个时候疫情了。学校的设施,包括工作室,都关闭了,那个时候手边没有任何可以创作的材料。就只有我跟笔记本电脑,所以我就开始寻找一些新媒体的艺术表达的媒介。然后我就找到了这个游戏艺术的表达方式,就是用游戏引擎来制作游戏。

周一忱使用的游戏引擎虽然不要求编程知识,但想要熟练运用,也需要反复摸索。

周一忱:花费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吧,在实践中不断去反思,去累积经验,去适应这个游戏引擎,去串联出不同的故事线。也会花费时间在这个绘图软件上面,因为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也是从零开始学的这样子。

当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周一忱制作的第一个游戏,就以此为题。

周一忱:叫《救赎》。它主要就是讲述一个主人公,穿过充满疫情的城市去寻求解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从这个作品之后,周一忱开始了用游戏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道路。

周一忱:在创作初期,我的教授他是不认可我的创作方式。觉得游戏是用来供人娱乐的,并不会像艺术那样起到一种情感的表达,思想的传递,更别说深刻思考或者严肃思考这种。我听到老师的话之后,我想就是说要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风格体系,就得用大量的数量来堆积起来。所以我就用这个方法,创造出100多个游戏艺术的作品,成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艺术风格。

《奶奶》是周一忱的第126个作品,游戏上线后,他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周一忱:我跟我奶奶这件事儿是一个很私密的事情。我不是很愿意拿出来说。但是后来我为什么会发生转变,是因为我看到很多网友,他们从我的作品中,得到了一种能量,一种慰藉,一种他们想要的爱。所以我觉得可能这个作品它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属性。照顾奶奶这个事情,这个爱的能量,是需要被看到和传播的。

一封写给家人的数字“情书”

对创作者周一忱来说,《奶奶》这款游戏是一个将个人情感记忆进行艺术表达的好作品,虽然没有复杂的设计、震撼的特效,却以动人的情感内核,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对众多体验者而言,这的确是一个能够唤起共情,抒发思念的好游戏。

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表达方式变得多元而富有创造性。《奶奶》不仅是一款风格独特的艺术游戏,更是一封周一忱写给家人的数字“情书”,让思念,用新的方式得以珍藏。

责任编辑:赵汗青

相关文章:

遇见你丨像素游戏“奶奶”感动上万网友 他把回忆写成数字“情书”04-28

【25号商城】力荐!必须带走的大牌护发精油04-28

九旬奶奶拄着拐在街头捡垃圾 把别人扔掉的盒饭打扫得干干净净 被路人点赞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04-27

动视2009年经典游戏《虐杀原形》Steam国区重新解锁:139元04-26

AI魔改:创作自由还是侵权行为?AI生成内容乱象调查04-26

M站92分位列榜首,这款33人初创团队处女作重新定义“JRPG”04-25

惠州学院“安东尼杯”服装设计大赛闪耀广东时装周04-25

游戏买量成本涨,海外投放回收周期长,冰川网络去年由盈转亏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