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受到了欧洲各界广泛欢迎和积极评价。欧洲舆论普遍认为,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温、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此举是中欧深化合作、携手稳定国际经济秩序的关键一步。

总台记者 朱曦莉:不少欧洲人士都表示,此举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关系回暖的重要一步,意义重大,会为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好”铺路。

比利时《外交世界》杂志负责人 阿尔贝托·特克斯特拉:我认为此举既具有象征意义,又具有实际意义。象征意义在于此举恰逢5月6日中欧建交50周年纪念日之际,而实际意义在于此举能够增强必要的势头,增进必要的政治互信。我们应该珍惜中国对欧盟的这一善意姿态。

总台记者 朱曦莉:国际知名智库荣鼎集团也在一篇文章中分析指出,在中国和欧盟都面临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挑起贸易争端的巨大压力之际,解除制裁释放出了中欧合作的强烈信号,增强了人们对中欧关系改善的预期。

总台记者 朱曦莉:欧洲多家媒体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欧盟动态”网站日前陆续推出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系列报道,其中一篇以“中欧合作应对美国关税”为主题的报道援引希腊前财政部长帕帕康斯坦丁努的话说,为应对“特朗普2.0对全球秩序的冲击”,欧洲现在别无选择,需要与中国拉近关系。欧洲新闻电视台也报道说,特朗普政府破坏性关税政策,促使各国争相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欧盟与中国也即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不少欧洲人士也看好中国提供的机遇。

比利时《外交世界》杂志经理 阿尔贝托·特克斯特拉: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在关键时刻拉近了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距离。中国去年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采取了取消制造业和其他领域外商投资限制的措施,我认为这对欧洲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欧洲企业一直视中国为重要的市场,我在这里接触到的商界人士都非常渴望进入中国市场。这场关税风暴加速了欧盟和中国在经济领域走到一起的进程。

总台记者 朱曦莉:美国《政治报》网站欧洲版也评论指出,尽管中欧之间存在分歧,但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争端的做法正在推动双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我在采访和日常交流当中,也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欧合作不一定需要彼此各方面完全契合。在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掀起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浪潮的背景之下,中欧在稳定全球贸易规则、维护多边体制、构建多元化贸易网络以抵御单边主义的冲击方面,拥有共同的切身利益,双方完全可以开展务实合作,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比利时《外交世界》杂志经理 阿尔贝托·特克斯特拉:我认为,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存在诸多疑问时,欧盟和中国现在正是携手共建稳定世界的绝佳时机。我们是两个伟大的文明,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确实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充足的合作空间和机会。
(总台记者 朱曦莉)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杨博任
相关文章: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答记者问05-07
总台记者观察|中欧双方同步取消交往限制 传递合作强音05-07
德国不邀请俄代表出席二战纪念活动 俄大使:非常不友好05-06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微幅上涨05-06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05-04
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新车和二手车价格 维修费用也将增加05-04
中国恒大最新公告!清盘程序进入新阶段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