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上海大学爱克脑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旨在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传承其科学精神,聚焦脑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脑疾病研究和类脑智能技术发展。
郭爱克院士是我国神经科学先驱,在果蝇视觉导航、抉择行为神经机制研究中获国际领先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生前推动上海大学脑科学学科建设。中心命名既致敬其学术贡献,更传承 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精神,将以其研究方向为起点,凝聚顶尖学者探索脑科学奥秘。
对接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战略需求,中心结合多学科优势,重点布局三大领域。分别是——
脑疾病机制与干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研究神经退行性变与神经环路异常,探索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干预策略,推动临床转化。
类脑智能技术创新:模拟脑信息处理机制,开发新型神经网络模型、神经形态芯片,突破 AI 在复杂决策、情感认知等领域瓶颈。
前沿交叉研究:融合生物、物理、计算机等学科,开展跨尺度脑成像、光遗传学操控、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构建 “解析-模拟-调控”大脑研究链条。
中心整合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上海交大心理学院等资源,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临床机构”协同模式,汇聚青年科学家组建跨学科团队,通过国际论坛提升影响力,助力上海大学脑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
中心将立足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通过脑疾病研究降低社会医疗负担,为老龄化社会提供脑健康解决方案。同时,中心将以类脑智能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推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
揭牌仪式上,中心与5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与成果转化。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李劲松院士和高绍荣院士聚焦生命科学前沿,分别带来了《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的专题报告。此外,13场分论坛聚焦生物医药、神经科学等领域,促进学科交叉。
同日,上海大学举行生命科学学院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会上,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回顾,该学院自1958年生物系起步,如今,生物科学位列QS全球前300强、拥有4个ESI学科前1%,近十年承担40余项国家级项目。首任院长杨雄里院士希望,学院提升国际影响力,年轻学者接力创新。
相关文章:
上海大学成立 "爱克脑科学研究中心" ,深耕脑科学前沿05-19
编程革命彻底爆发,OpenAI最强智能体上线ChatGPT05-19
共绘智慧农业新图景丨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研讨会在雷沃召开05-18
湖北省国土测绘院编制的四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05-17
2025“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