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拿下75%市占,扫地机器人“四少”如何大战“具身智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6:16:00    

文|一财商学院

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始卷具身智能了。

两个月前,石头发布了第一款量产机械手扫地机器人。追觅也给扫地机增加了「仿生多关节机械手」。云鲸最新一轮融资信息中,宣布将进军具身智能。

4月26日,科沃斯在2024年财报中4次提及“具身智能”,宣布已申请了52项相关专利,其中15项为发明专利。

截至目前,一共有4家中国扫地机器人厂商加入了这场具身智能的战役。

别看就4家,它们占据了超75%市场份额——消费者每购买10台扫地机器人,就有7台来自科沃斯、石头、云鲸、追觅。随着它们进军具身智能,也将带领扫地机器人行业走向“具身时代”。

扫地机器人,为何盯上具身智能?

从1950年图灵第一次提出“具身智能”以来,这个学术概念经历了至少3轮变迁。最近一次火爆,是从2023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那句“具身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下一波浪潮”开始的。

什么是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一句话道破,就是人工智能“大脑”+具体的“身体”,核心在于将感知、行动与认知深度融合 。

知名机器人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曾表示:“具身智能是一个机械载体。可以是人形、机械臂,也可以是轮式,或者是无人机、无人车,甚至也可以是数控机床。”

不受形态的限制,而是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大脑有“常识”(也就是泛化的智能),二是小脑+四肢的柔性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好用的机器人必须要在看到(或者感知到)障碍物后自主规划避让路径,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程序走固定路线,不撞南墙不回头。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其实很多扫地机器人现在也已经能做到部分的“感知-决策-执行”。不光可以在不接触障碍物的情况下AI避障,根据地面脏污程度调节洗拖次数和路线,自主“识-扫-拖-洗”。安装了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还可以识别障碍物材质,自己决定能不能、要不要夹起障碍物。

从产业链图谱也能看出,扫地机器人赛道的确与具身智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者不仅共享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传感器、电机、芯片、电池等),采用相似的系统集成架构(模块化的移动机器人平台),依托同源的软件算法(SLAM导航、大范围环境感知、控制决策),还有共同的制造体系(成熟的代工体系、供应链协同)。

王田苗也提到,现在大部分机器人在做的是“具身技能”(Embodied Skills),也就是更聚焦于特定场景下的专业化能力,旨在高效完成特定任务,应用更垂直、商业化更容易,相比侧重“广而全”的具身智能,更“专而精”。

作为一年销量2000多万台、目前消费市场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可以说是沿着“具身技能”这条路越走越深的一个产品形态。

围绕着家庭地面清洁这件事,扫地机器人把“专而精”这事卷出了经验:扫地老是撞墙,就装上激光雷达和传感器;脑子不够聪明,就开发AI大模型;没法收拾碍事的杂物,就装一个机械臂,谁挡路就捡谁。

搭载的硬科技越来越多,扫地机器人慢慢增强了空间感知、视觉感知、移动等能力,也补上部分的自主决策、执行能力。

目前市面上扫地机器人卷创新的方向有三种:更省事——最好自己就能换水洗拖布,更聪明——知道擦几遍才会干净,更主动——不用安排,自己就能去干活。

从扫地到主动收纳,“扫地僧”们从机器变成了机器人,并且还不满足,还想长出更多“广而全”的能力。

因此,扫地机器人转向具身智能,不仅因为产业链同根同源,也是因为产品创新方向与具身智能一致。

家庭具身机器人,多久能买到?

4家官宣做具身智能的扫地机器人品牌中,3家已经有了产品或者规划。

第一家石头,2月已经发布量产的机械手扫地机器人G30 Space,消费者已经可以买到了。

第二家追觅,此前也发布了机械手扫地机器人和机械臂空调,不过都是样机,具体上市日期还没有公布。

第三家云鲸,目标定得很直接:新一代具身智能产品要在2026年底或者2027年初上市——用2 年造出“家庭具身清洁机器人”。

第四家科沃斯,提到具身智能的篇幅最少,2024年报中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并表示有52个相关专利在申请中,没有提到产品上市规划。

都说要做具身智能,究竟能做成吗?

从4家的技术研发情况来看,科沃斯、石头、追觅均呈现典型的技术公司特征,研发投入多、专利数量多。据统计,具身智能相关技术上,石头、追觅重点在机械臂,云鲸重点在AI双目视觉算法,科沃斯由于未披露具体技术,暂无相关信息。

那么石头、追觅的产品算是成型的具身智能产品吗?

按照具身智能的定义,其实目前已上市的石头机械手扫地机器人还没有完全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只能识别有限的物品材质,并把袜子、拖鞋等物品收纳到规划好的区域,不完全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只能算是一个在具身智能方向探索的产物。追觅的两个样机产品也是同理。

后来者云鲸和科沃斯的思路又是稍显不同。

云鲸是先宣传后上市,用“2年之期”测试市场反应,推动新一轮Pre-IPO融资。

云鲸想要做的家庭具身清洁机器人,暂时没有释出任何产品信息,但创始人张峻彬直接宣布这个具身产品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就要上市,并且要达到量产,预期是“年销售量在10万台以上”。

要知道,云鲸第一台卖爆的扫地机器人是2019年推出的小白鲸J1,首年销量是20+万台。看起来不算太激进。但扫地机器人已经是一个发展了20年的成熟品类,而具身智能产品还在商业化的边缘试探——2024年,全球一年才卖了3万台机器狗、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要给还没出世的产品定下大规模量产的KPI,云鲸是有点勇气在身上的。

那么这个具身产品可能会长什么样?张峻彬曾在自己的视频号中表露过理想的家居机器人产品形态:“我觉得未来可能不需要花十几万买一台人形机器人,不如买5-6个专精各个功能的机器人,不需要是人形形态,可能一共只要5万块。”

可以推测,云鲸想造的并不是人形机器人,很有可能是机械臂+灵活移动能力的组合,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身高高度,以便完成叠衣服、擦灰等空间收纳清洁功能。

科沃斯这边,传达“拥抱具身智能”的信号,先于实际产品上市规划。

2024年报显示,科沃斯全年营收增长6.71%来到165.42亿元,依然是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妥妥的老大。

相比几个同行竞争对手,科沃斯在具身智能领域始终存在感较弱,直到发布年报提到具身智能和52项专利情况。

而随后的开盘日4月28日股价不涨反跌,下滑6.58%。根据市场反馈,下跌主要是因为科沃斯净利水平不及预期。对科沃斯而言,具身智能概念的拉动作用,似乎没有实际的利润报表来得有说服力。

也是在财报中,科沃斯提到了具身智能产品规划,但把它放在了“中长期”:“面向未来定义开发适用场景更为广泛的具身智能产品,推动公司沿着工具、管家、伴侣路线持续创新和创造用户价值。”目测科沃斯具身智能产品上市时间不会早于云鲸的“2年之期”。

4家扫地机器人大厂各有各的规划,却不只有它们盯着家庭具身机器人。

狂奔的具身智能,不缺参赛选手

在家庭具身机器人这条赛道上,整个AI、机器人行业都在狂奔。具身智能领域的对手从四面八方涌入赛场,竞争格局瞬息万变。

据了解,瞄准家务、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初创机器人公司已多达数十家。Figure AI、OpenAI投资的挪威1XTechnologies、Physical Intelligence(Pi)、智元机器人、枢途科技、UniX AI、乐聚机器人等公司,近来研发进程像按下了加速键。

比如在4月22日,Pi刚刚发布π0.5——首个开放世界泛化VLA,在演示视频的几个真实家庭场景里,机器人能听懂指令并且使用灵巧的机械臂执行家务指令,可以擦油渍、收拾碗碟、收拾床铺——不用预训练,换个房子也能行。

Pi还刚在4月初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动态环境下的长周期复杂任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深度技术合作。

想象一下:才“出生”就会骑自行车、帮人看药品说明书的智元机器人灵犀X2,通过泛化VLA学会了同款擦灰、收拾碗碟的技能,那将是降维打击。

在机器人四肢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机器人泛化能力、混合多模态大模型已经成为下一个竞速点。具身智能ChatGPT/DeepSeek/iPhone时刻随时有可能出现,引发一波行业革新。

随着机器人的泛化能力越来越强,家庭具身机器人或许将成为一条越来越拥挤的细分赛道,并且参赛选手还会越来越多。

到那个时候,2000万台扫地机器人背后的你我,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相关文章:

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05-08

太重履带起重机“圈粉”韩国市场05-07

拿下75%市占,扫地机器人“四少”如何大战“具身智能”?05-07

精准服务促毕业生充分就业05-06

为传统中医药插上数智化翅膀05-06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05-04

沈阳“智”造新突破,国内“首台”显创新!方大集团北方重工硬岩深竖井扩孔式掘进机下线05-04

数字峰会现场体验区,前沿数字医养成果吸睛05-04